巫山县骡坪镇义和村正规配资十大排名,悦宏针织厂的车间内,62台电脑针织平车整齐有序地排列着。30余名工人手指灵动翻飞,于布料与针线之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微观景象。这家县级就业帮扶车间,正以一针一线的精细功夫,为山乡群众缝制着稳定增收的“幸福手套”。
2020年12月落成的悦宏针织厂,系福建省泉州市香港嘉鸿集团的手套代加工厂。这座占地面积为350平方米、总投资60余万元的厂房,虽规模不算宏大,却肩负着特殊的使命:其生产的户外自行车手套、公安系统劳务手套等产品远销欧美地区,更在山乡搭建起“家门口就业”的桥梁。2022年10月,随着县级就业帮扶车间的认定,25.5万元政府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投入,促使车间硬件得以再次升级——不仅新增了电脑针织平车,还建成了平车检修中心,构建起“生产-维护”一体化链条。
数据虽无声却极具说服力:带动24名农户就业,其中脱贫户8人;农户人均月增收2200元,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7600元;年生产手套30万双,年销售收入达150万元……
这条简单的流水线,是山民们用双手编织生活的“梦工厂”。58岁的段昌凤端坐在包边工位前,手指灵活地翻转着布料。“以前都外出在工地上做小工,风吹日晒,而且经常没活干。”段昌凤说,家里三个女儿长大成人,可她却不愿做个“闲人”,“这儿离家近,活也轻松,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,还能照顾家里。”
工作中的庞梅相
记者观察到,车间里女性和中老年工人占据绝大多数。39岁的庞梅相在车间里算得上年轻人,更是“技术骨干”。14年前车祸留下的后遗症,曾使她被困于山村,如今却在一台缝纫机前寻得了人生的支撑点。“前后片缝合是最为困难的工序,单价也最高。”她的语气中透露出自豪,手指在布料间飞速穿梭,单日最高能够完成300只手套的车缝,月薪超过3000元。缝纫机的“哒哒”声中,是她用劳动丈量出的踏实幸福。
“下一步,我们要将总公司的先进技术引入山里。”车间负责人向《工人日报》记者表示,未来,公司将在巫山县内周边乡镇持续培育发展手套代加工厂,预计带动300名农户就业,吸纳90名低收入人口就业,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0元。
当深山里缝纫机的声音与全球市场的脉动同频共振;当脱贫户的指尖技艺成为远销欧美的“中国制造”——这家小小的就业帮扶车间,早已超越了厂房的物理界限。它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微缩典范正规配资十大排名,更是无数山民握在手中的“幸福指针”,在时代的经纬里,绣出属于自己的小康画卷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潇)
星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